首页>检索页>当前

爱国主义之光照亮留学报国之路

发布时间:2024-03-18 作者:聂焱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神州学人》

在瑞典、法国和德国度过的9年留学岁月,是我人生中的一段宝贵经历。多年的国内外学习、工作体验,不仅丰富了我的学识,更让我对爱国主义有了更真切的认识。于我而言,爱国是每一个中国人应有的精神底色,更是心之所系、情之所归。在异国他乡,我亲身经历了许多让我对祖国萌生更深感情的瞬间,这成为培育我爱国主义情怀的重要源泉,也照亮了我的留学报国之路。

image.png

2020年11月2日,聂焱(右三)与课题组长RogerKornberg教授(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及部分课题组成员的合影

水有源,树有根

我的父母都是军人出身,都是中共党员。父母的言传身教让我自小就深刻了解,爱国不仅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责任和担当。我在部队出生,在部队上幼儿园,在部队的氛围中感受军人为国家献身的无私奉献精神。

读小学时,我在父母的启蒙下开始涉猎中国历史文学读物,对屈原、苏武、张骞、岳飞、文天祥、史可法等历史人物的爱国事迹留下了深刻印象。读中学时,我喜欢在课余翻阅《二千年前的哲言》等书籍,反复诵读“欲富而家,先富而国”“天下大乱,无有安国;一国尽乱,无有安家;一家尽乱,无有安身”等名句,体会和思考国家、家庭及个体之间的关系,认识到不能只一心追求独立个体或家庭的富足,更要始终把国家整体的繁荣和发展放在心中,否则“皮之不存,毛将安傅?”

高中毕业后,我进入复旦大学物理系求学。当时系里出国深造的氛围浓厚,许多同学在大二就开始准备留学研究生入学考试(GRE)、托福考试(TOEFL),并申请加入系里教授的课题组以积累科研经验。我从一起准备申请出国的同学那里得知,系里还有一个叫Mini-CUSPEA的特别项目,俗称“小卡”。CUSPEA全称是China-United States Physics Examination and Application,即中美联合培养物理类研究生计划,由华人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李政道先生为帮助国内优秀学子赴北美一流大学深造而于1979年设立。后经查阅资料我才知道,李政道先生与复旦渊源颇深,他还曾先后在复旦设立“李政道物理奖学金”“䇹政基金”等项目,助力青年学子成长。

尽管李政道先生于二战后常年在美国生活和工作,但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下,他对祖国始终怀有深厚感情,从未忘记自己的根源。在他的学术生涯中,他一直鼓励和支持中国青年学子,倡导他们回国发展,为祖国的科技事业贡献力量。相较于我小时候常读的历史人物的爱国事迹,李政道先生的爱国情怀所惠及的人与事就在身边,也对我产生了深远影响。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研究生阶段,我因个人兴趣决定转入生物和物理交叉学科领域继续深造,并于2006年秋前往瑞典皇家理工学院(KTH)应用物理系攻读硕士学位,这也是我首次踏出国门。在经历了初到异国他乡的兴奋与忙乱之后,我很快适应了新的学习环境,但面对陌生的环境和文化,尤其在一人独处时,思乡之情常如潮水般涌上心头。好在当时网络通信已经相当发达,使我仍能与国内亲友保持频繁联系。

一个学期后,我完全适应了瑞典的生活和全英文学习环境,也结识了更多的当地朋友。有一次,一位瑞典朋友的妈妈来学生公寓探望他,当得知我来自中国后,很兴奋地与我谈起她不久之前的中国之行,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化城市建设所留下的深刻印象。这是我第一次在海外切身体会到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也打心底里为祖国的快速发展感到高兴。

2008年,一系列令我难以忘怀的事件强烈激发了我的爱国热情。4月初,在伦敦和巴黎发生的奥运火炬传递风波。我还清楚地记得,看到火炬手金晶在巴黎用双手紧紧守护火炬的新闻图片时,内心所迸发的对反华势力的愤怒。后来我留意到,美国《纽约时报》在4月13日发表了一篇题目为“忠诚的中国青年(China's Loyal Youth)”的观点文章。文中写道:“西方对中国施压,反而大大激发了中国青年的爱国热情。”我切身感受到西方国家对于中国的误解和偏见之深,开始意识到自己身为留学人员所应承担的一份责任——每一位留学人员都是中国形象的传播者和代言人。我们不应“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而应积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祖国发出自己的声音,向外国友人客观地介绍祖国的发展情况,驳斥不实言论,让世界更全面地了解中国,真实客观地看待中国的发展。如果每位留学人员都能在爱国情怀的感召下,主动成为促进中外交流和互相理解的使者,中国一定能在国际上获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在全球的关注和期待中震撼登场,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在电脑前全程收看了开幕式。开幕式巧妙运用了现代化的舞台设计,展示了中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向全世界展示了一个自信、开放和充满活力的中国。不少外国同事在我的推荐下观看了开幕式,都赞叹不已。实验室里一位热心教我法语的法国技术员开始认真地向我请教中文的学习技巧,甚至还把一些学习资料打印出来贴在工作台边,以便在工作间隙温习,后来这也成为他多年的习惯。

2008年9月中旬,我幸运地被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EMBL)博士项目正式录取,成为EMBL格勒诺布尔分站自1975年建站以来的第一位中国籍博士生。2008年年底,我在EMBL海德堡总部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们朝夕相处,共同学习和生活了两个月,与他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许多外国同学在与我熟悉之后,也“不见外”地向我询问关于中国的问题。每当此时,我都会详细地向他们“科普”祖国在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发展、教育和人才培养、扶贫等方面所做的一系列工作和所取得的成就。

此外,我还经常在社交媒体上宣传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获得了许多外国友人的点赞和关注。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2012年6月18日,我在社交媒体上转发了“天宫一号”和“神舟九号”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的新闻视频后,一位在香港出生不久后移居国外的华人朋友颇为钦佩地在视频下留言,赞誉祖国取得的重大进步和成就并感到自豪。

image.png

2010年6月4日,聂焱(左)与时任驻法大使孔泉在2009年度“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颁奖典礼上的合影

指引方向,照亮前路

2010年6月4日下午,我与其他19名获奖的留法学子一同在巴黎的中国驻法国使馆参加“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颁奖仪式,并有幸受到时任驻法大使孔泉的接见。孔泉大使为在场的每一位获奖学子颁发证书,随后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表示,广大留学人员是祖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一支主力军,是国家的宝贵财富。他勉励我们在科学前沿不断探索,取得新的成绩,并以多种方式报效祖国。孔大使的讲话让在场的每一位获奖者心潮澎湃,我也激动地在社交媒体上和朋友们分享了这一喜讯。

这次获奖经历是我留学生涯的高光时刻——不仅切身感受到了祖国对留学人员的亲切关怀,更坚定了在学成后归国的决心。正如当时一位获奖学子分享的感怀那样:“水有源,树有根,获奖不忘祖国恩!”

2013年底,我离开了居住6年的法国格勒诺布尔,以博士后研究员的身份加入位于德国多特蒙德的马克斯·普朗克分子生理学研究所(MPI Dortmund),开展结构生物学方面的研究。

这是我在欧洲学习和工作的第7个年头。这7年来,我每次休假回到国内,都会对城乡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兴奋不已,切身体会到祖国在党的领导下所取得的巨大进步。除了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高楼大厦之外,城市建设的许多细节也愈发便利和人性化。例如,上海的地铁线数量和运营里程每年都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迅速增长,乘坐体验也显著优于巴黎地铁。许多类似的体验和观察都让我切身感受到祖国的日益强大并深感自豪。

到德国后,我结识了一位非常优秀的希腊同事。他高中毕业后,就离开希腊来到德国求学和工作。在谈及是否考虑回到希腊工作时,他常感叹希腊经济状况不佳,导致本国大学教授的待遇和工作条件远不及德国,所以最终还是选择接受德国一所大学的教授职位,而放弃了回国工作的念头。他的经历和其他类似的例子让我更深刻地认识到,个人前途与国家发展是紧密相连的,国家的发展决定着个人的前途命运。

作为留学人员,还应把自己的爱国热情落到实处,主动将自己的所学所长和国家发展需求联系在一起。我密切关注国内大学及研究机构对海外留学人员的需求信息,并兴奋地发现国家已陆续出台许多非常具有吸引力的政策,欢迎和吸引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发展。

2015年,我先后获得了一所“华东五校”高校和“年轻”的上海科技大学的工作邀约,最终幸运加入上海科技大学一间由诺贝尔奖得主领衔创建的实验室,担任共同课题组长。对我这样的青年科学人员而言,有机会与诺贝尔奖得主共同管理和运营实验室是弥足珍贵的机会,但我更为祖国的快速发展而感到自豪。现在,越来越多的诺贝尔奖得主和国际顶尖学者们的身影常常出现在国内各个高校的报告厅乃至实验室中,他们高度认可中国的科研实力和发展前景,并愿意帮助中国科学家和国际同行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深度参与和推动中国科教事业的发展。

2021年年初,我转赴学校国际事务处工作,努力通过国际合作来推动学校的科教创新和学术进步。受益于9年的海外求学工作经历和在实验室积累的国际交流经验,我能够更加自信从容地把爱国主义理念融入国际科教交流合作中,将中国的声音传递给更多的国际同行,努力做好一个中国形象的传播者和弘扬者,期待为促进国际合作、增进国际理解发挥更大的作用。而爱国主义之光,也将持续在我的心中闪耀,照亮前行的路。(作者 聂焱就职于上海科技大学)

来源:《神州学人》(2024年第3期)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